自某房地产企业暴雷以后,网上各类阴谋论,做局说,诡辩论的讨论出现了一个爆发期国华通配资,但是不影响一部分人对未来的重新思考。
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二八定律,后来,在美国《时代周刊》上提到了二八定律,二八定律说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里,以时代发展的角度和我们对消息接受的滞后性来看,当时发表这个说法的时候,情况应该早已改变了,当我们看到这个说法时,已经是一个世纪以后的事了,这么但是资本的思考也是从这个分配做为出发点的。站在现在管理的角度上,从力的三要素来分析这件事。
作用点: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着百分之八十的财富。
方向:资本的增值;
第三就是力的大小:就以银行利息百分之三来思考吧。
一切简化开来,假设人口基数是100,财富总值为10000,那么就有作为甲部分的20人,掌握着8000元,剩余作为乙部分的80人掌握着2000元;再深入分析一步,甲部分的百分之二十,假设为甲甲也就是有4人掌握8000中的百分之八十的财富,基数为6400元,剩余百分之八十,假设甲乙,总共16人掌握着1600元;同理,乙部分人也分为两部分,乙甲共16人,掌握着1600元,剩余的乙乙共64人掌握着400元。
可以发现两部分人中都有16人掌握着1600元的财富,总共32人,这一部分人可以称之为中产阶级。想象一下各自的生活,此时资源总数占比与财富占比相同,为10000,中产人均可支配100,有一百的购买力,甲甲人均可支配1600元,有16倍于中产的购买力,而乙乙,只有6.25的购买力。乙乙将全部财富作为流动资金投入生活,能有6.25的购买力,中产将百分之五十的财富作为流动资金投入生活,购买力为50,剩余资金储存起来作为固定财产实现增值,以后备用。这消费能力已经是乙乙的八倍。甲甲人均1600,只需要200作为流动资金投入消费和购买,剩余的1400作为固定资产实现增值。这时作为增值的固定资产为1400*4+50*32=7200元
流动资产为400+50*32+200*4=2800元
这时2800元的流动资产要拥有10000的购买力,那么周期内流动次数为10000/2800=3.57次
这时大家的购买力是这样的:
甲甲200*3.57=714
甲乙和乙甲50*3.57=178.5国华通配资
乙乙6.25*3.57=22.3125
社会总体购买力为714*4+178.5*32+22.3125*64=9996,与资源平衡。
资本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匀速增长,管理效益的好处让甲部分的人收益,一年的增值率为百分之三,原来的8000增长了240元,来到了8240元,那么谁损失?自然是乙部分人了,2000元变为了1760元,二八定律已经被打破,这个时候假设在甲部分和乙部分人群中还保持着二八定律,那么甲甲此时掌握了6592元,而甲乙掌握了1648元。
同理,乙甲掌握了1760*0.8=1408
而乙乙掌握着1760*0.2=352元,
而一年后的今天,随着固定资产的增值为7200*1.03=7416,则流动资产变为了2800-7200*0.03=2584,那么流动资产要保持购买力的流动周期来到了10000/2584=3.87次,
当资金总基数不变,假设流动资金最佳流动周期为5次,流动资金就应该为2000元,这时固定资产达到了8000,也就是资产增值率为九分之一。我们知道此时固定资产的增值率是复利,也就是利滚利。那么计算就来了,我们用正向思维来计算:
第二年固定资产来到了7200*1.03*1.03=7638.48;
第三年7200*1.03*1.03*1.03=7867.63
第四年7200*1.03*1.03*1.03*1.03=8103.66
所以国华通配资,第三年资金流动就达到了最佳状态。
当资金流动处于最佳状态时的消费状态如何呢?这是财富总量还是10000,资源总量还是10000,一元钱的购买力还是1。那么财富分配又如何呢?假定所有的固定资产都没动都没动,一起稳步的增长,
那么目前固定资产的占有量是这样的:
甲甲1400*10/9=1555.555556
甲乙和乙甲50*10/9=55.55555556
反算符合一下计算:1400*4*10/9+50*32*10/9=8000
经反算没问题。
这是的流动资金掌握程度为多少呢?总量是降低了2800/2000=1.4倍
那么甲甲流动资金为200/1.4=142.8571429
甲乙和乙甲50/1.4=35.71428571
乙乙6.25/1.4=4.464285714
反算符合:200*4/1.4+50*32/1.4+6.25*64/1.4=2000
这里没考虑甲部分和乙部分总资产的变化,导致消费能力的变化。
时间不会停止,资本的增值也不会停止这时会流入流动资金变少,流动资金流动次数增加,为保证最佳状态,美联储主动制造轻微的通货膨胀,每年都有新的货币资金投入进行缓解。
资本的本质是在不断的增值、扩张。资本在扩张的过程中,资本拥有者、控制资本者(如:美联储)、资本储存者,都要从中获得一定的分配,所以,美联储制造的关于货币的通货膨胀率必然大于其银行利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的财富(货币:美元)将变为10倍、20倍、50倍、100倍。而资源的总量基本不变,或许,因为土地改良,科技发展,会有更加丰富的资源应用方法,以及可再生资源的量的增加,但是总体的资源量的增量不会太大,不可再生资源以及再生缓慢的资源会不断减少。在此处论述中,姑且认为资源的增加量不变吧。
当货币数量增加到10倍时,原来的一美元货币可购买的资源或劳动量就需要10美元来购买;同理;当货币数量增加到100倍时,原来的一美元货币可购买的资源或劳动量就需要100美元来购买。在这个资本增值的过程中,在美联储主动制造的通货膨胀的催动下,或许每个普通美国居民,都感到收入在不断增加,但是物价的上涨(或者说货币的贬值)速率远远超过收入增加的速度,而普通美国居民收入的货币实际购买力在不断下降(这在普通美国居民的体型和普通美国居民的言论中都体现的到,在年初中国百姓与美国百姓的网络对话中更是体现了出来)。
很显然,因为物质是守恒的,美国的资本家的收入随着拥有的货币资本数量的不断增加,其被动收入的购买力与普通居民收入的购买力恰好相反,于是美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因为资本家掌握着主要的话语权与商品定价权,并且可以通过手中的大量货币量及资源量来操纵货币的市场价格以及资源的市场价格,此处吧详细论述。
随着美国本国的货币数量不断增加,货币的真实价值不断降低。在一期TED演讲中提到,3000美元就可以直接改变一个美国贫困妇女的生活,让她摆脱无限的债务,甚至是改变命运。而在年初,中国百姓与美国百姓的网上对话结果中可知,在美国,3000美元在美国的货币购买力并不比中国3000元的货币购买力强。美国资本家为了缓解本国的货币贬值压力,至少应用了以下几个方法:
1.组建世界贸易组织,让美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大量通过国外贸易及外债将国内的贫富差距的矛盾转移到全世界。
2.控制美元的涨息与降息,对全世界的资源及货币进行收割。
3.控制货币资本流向,以及货币汇率的调整,对指定国家的货币体系和债务问题进行稀释和破环。
4.控制流动货币资本量,使货币的市场价值保持在一定水平(这让大量货币资本的拥有者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在美国的一番操作之下,美元的真实价值虽然不断降低,但是美元的市场价值却几乎保持不变,并且,在美国国内的货币购买力不至于下降的太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元的真实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差异必定越来越大。当真实价值与市场价值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美国的货币体系将走向泡沫化国华通配资,即金融危机。当金融危机初次出现时,自然在美国国内,而随着美国资本家的操作,金融危机会有所化解,但是矛盾传递到全世界,随着美元货币体量的不断增加,后期的金融危机就会不断的扩散到全世界,而一个国家与美国的贸易往来越频繁、交易量越大、美国外债越多,其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当全世界的资源都不能缓解美元泡沫产生的金融危机时,全世界(美国及与美国有密切贸易往来、美债过多的国家)的贫富差距将大到一个极点。美元体系将迎来全面的崩溃,同时,货币体系将完全被重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